越想越覺亞馬遜超值

 

王弼

獅子山學會前主席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創辦人
2025年11月17日

  上星期美股再一次經歷了頗大的震盪,本欄看淡的甲骨文(ORCL)早前過度吹噓來自OpenAI的大訂單,繼續遭市場質疑而被拋售,曾跌至210美元,其後略有反彈,周五收223美元。王弼重申,靠著AI狂潮,一些二線和新晉AI股確實有混水摸魚的情況,企圖迷惑投資者它們有顛覆科網巨頭如蘋果(AAPL)、微軟(MSFT)、亞馬遜(AMZN)、Alphabet(GOOG)以至META的能力。然而,以上「華山五絕」也是真材實料,投資者只要稍作分析,便不難看穿一些只屬二流的挑戰者不過是癡人說夢而已。

  就拿本欄一注位置的AMZN來說,它在網購和雲端都有壟斷式的優勢。市場目前的論述,是它的網購業務利潤率很低,拖低了整體的估值。目前AMZN的預測市盈率是31倍,理論上雲端業務的估值應該比零售高出許多,當是40倍吧,那麼零售業務的估值可能是20倍甚至是15倍以至更低。但細心想,一樣做零售的沃爾瑪(WMT),預測市盈率是近40倍,Costco(COST)是46倍,兩家企業在2024年度的營業額分別為6481億美元和2545億美元,而AMZN單在網購業務的營業額已經是5300億美元,並且過去四年以9-22%的年率增長,反觀WMT和COST同期只以2-7%和5-17%增長,怎看AMZN的零售業務的前途都遠勝兩者,卻在估值上嚴重落後!當然有人會反駁,AMZN零售業務的利潤率很低,COST又有穩定會員費來源,但AMZN不一樣有Prime會員制度嗎?年費比COST的更高呢!至於利潤率低的問題,必須明白AMZN仍在鉅額投資物流網絡,包括龐大的機械人研發,這些投資以AMZN的往績來看,只會進一步增強它跟WMT和COST的競爭優勢,最後當AMZN的效率拋離了WMT和COST之時,便會減慢資本開支,帶動利潤率上升。整個AMZN的零售業務發展軌跡,明顯得寫在牆上,而且物流網絡的投資,並非OpenAI 的Sam Altman或特斯拉的Elon Musk噴兩句口水花便可以取代或顛覆,情況有如Fintech新晉企業,日日說要取代VISA(V)和MasterCard(MA),它們有鋪橋起路嗎?它們的成本便宜得過兩巨頭嗎?最後,它們仍是靠著兩巨頭紮實的基建,在桌子下撿食。所以說,美股是有泡沫,五絕(除AAPL)的資本開支是比平常高了些,但並非泡沫程度,泡沫爆破只會發生在那些只懂噴口水花而沒有紮實基建又沒有強大自由現金流的企業身上。

  而AWS更不用說,目前AWS的營業額只佔全公司約16%,但經營利潤率卻高達35%,跟零售業務的約4%差天共地,AMZN絕大利潤來自雲端業務,在AI實在地提升工作效率的前提下,整體企業的需求會持續上升,繼續大量投資興建雲端基建是明智之舉,因為要做到成本低得競爭對手望塵莫及,難道躺平什麼都不做,等ORCL或OpenAI等二線競爭者迎頭趕上嗎?專門沽空的Michael Burry指責巨頭們拉長折舊年期掩飾鉅額開支的真相,不是全錯,但卻捉不到重點,是因為王弼不相信二線競爭者能捱上6年甚至3年的消耗戰,預測不足3年時間,二線競爭者便因莫財而必須停止雲端基建的興建,到時三巨頭MSFT、AMZN和GOOG便不用再怕競爭者趕上而可以開始消減資本開支,轉而把現金流作股份回購回饋股東。三巨頭攤長折舊是有點打茅波,但並非不反映以後不用再大幅投資的發展。近日二線AI股大幅波動,尤其ORCL不被看好,似在預示它沒有在雲端銀彈消耗戰上擁有戰勝三巨頭的財力。

  回到AMZN的估值,若只做低利潤零售的WMT和COST都有40倍預測市盈率的估值,而擁有零售加上利潤豐厚雲端業務的AMZN卻只值31倍,一是WMT或COST的價格貴得愚蠢(Silly),一是AMZN的估值便宜到令人吃驚。

  最後,執筆之時傳來好消息,股神巴菲特旗艦巴郡(BRK.A)公佈第三季首次購入本欄一注獨贏的GOOG,是否股神退休前的個人之作,王弼認為不須多作揣測,只會說:「歡迎股神壓軸一注上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