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中產,畢生的夢想都是希望擁有自己的物業。因此,中產對其持有的物業,特別是其自住物業,絕不輕易出售,這是大多中產的金科玉律。
筆者認識的一對夫婦,一直持有自住物業二十年,但直至兩年前,這對夫婦見樓市正有下跌趨勢,為免損失,於是在23年中,以650萬,售出其自住的單位,他們原先會租住三年後再作入市打算。
該對夫婦認識的一個代理,得知他們賣出物業後,介紹一個河景優質單位給他們,並說該單位由8百萬減至7百萬,售價非常筍。
該夫婦睇樓後,對該優質物業深感興趣,在考慮一周後,決定購入,並順利於三個月後遷入居住。
自他們遷入後,樓價仍持續下跌,直至現在,其購入的單位已下跌至5百萬,由於損失不少,夫婦間亦因這決定而互相指責。
筆者分析該個案,亦感無可奈何,當日賣出自住單位,決定英明,如果按照原先決定,三年後再作買樓決定,就可避過此劫,為他們省回2百萬以上。
最近數月,不少老業主也決定售出其自住二十年以上的自住物業,置業信心低迷。此外,近期多個發展商亦提前在農曆新年前開盤,但觀其銷售成績,但售出的單位大多不及開售單位兩成,加上供應龐大,賣了樓的,不要匆忙重新入市,否則很易重蹈上述夫婦的過錯。